大部分的中東商人都是屬于“IBM”公司的。因為他們經常說:“這是真主的旨意”(Insha’allah), “等明天”(Bukra)和“不用擔心”(Ma’alish)。”
這雖然是對中東商人不太負責的玩笑話,但是,也多少反映出中東商人在業務談判中的特色——在出口的成交過程中表現得不大爽快,辦事情習慣拖延,對于他不大贊成的想法或做法不給予正面回絕、卻喜歡“明日復明日”的軟磨硬泡,等等。對于這種“難纏”的客商,如果在談判中不充分掌握他的心理并爭得主動權,就很容易被他牽著鼻子走,從而給自己的出口業務中本來應得的權益帶來損失。
要確保生意上不被中東商人牽著鼻子走,主要在于三方面:一是首先保證自己的業務實力、在保持產品質量的同時確保自己不過分依賴某個客商;二是了解市場并對自己的品質有信心,不需要刻意降低價格去迎合客人;三是以誠待人,避免相互欺騙?;谶@3個基礎,就不難與中東商人做成互利互惠的生意?! ?br />
迪拜的常住人口中,阿聯酋本國公民只占了不到30%,約有10%的來自臨近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、敘利亞、蘇丹等國家的僑民,剩下的60%都是亞洲人,尤其以印巴裔人為主。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出口商最常打交道的中東客商中,印巴裔人士占的比例在7成以上。據業內人士的經驗,從事進口或轉口貿易的公司大多為土生土長的阿聯酋人所擁有,但真正負責打理業務的,大部分都是印巴人士。從生意全局上來看,這些印巴裔的中東客商對在中東拓展市場起著相當大的作用,因為他們熟悉當地市場和流通渠道,對市場信息特別敏感。但同時,和他們順順利利地做成一筆交易也很不容易,因為這些人都特別“耐磨、難纏”??偟膩碚f,這類中東客商一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點:
1、有實力。他們代表的大多是一些資金雄厚的公司,采購的產品可能銷售到幾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,因此有能力給出量大的長期定單。
2、談生意時斤斤計較、死纏爛打。說得難聽點,我接觸過的中東客戶可以說是很貪小便宜的,在價格上有時會為了幾分錢跟你糾纏不休。他們壓價一般有3個手段:威脅你說不做了,以中止談判迫使你降價;告訴你市場上其他人賣的都比你的便宜,有些人甚至會不嫌麻煩地做一份假價格單傳真給你看;告訴你你的產品在市場上不好銷,貨都壓著賣不出去,等等。
3、相當了解國際市場行情與國內供貨行情。中東市場的中國產品價格競爭激烈,中東客商對質量的要求也會相對松一點。但絕對不能將中東市場想象為一個落后閉塞的地方,因為這些商人進貨經驗相當豐富,對質量的判斷一般都很準確而迅速。對中國市場的供貨狀況比較了解,知道高質量產品和低質量產品的大致價位,也知道該去哪里找。這樣的客商知道如何在質量上挑你的毛病,談判時也容易掌握主動。